这款荒野银针的故事,始于福鼎白茶核心产区太姥山深处的一处原始秘境。
数十年树龄的老茶树在山峦叠嶂,云雾缭绕的深山里肆意生长,根系穿透深厚腐殖层直抵花岗岩脉,汲取云雾滋养的天然矿物质。
2025 年早春寒潮延长了茶树休眠期,迫使芽头蓄积更多养分,成就了今年尤为肥壮的芽尖
—— 白毫密如霜雪,带着山野间的孤傲气息。
荒野银针的珍贵,源于原料、生态的双重稀缺,严苛的选料标准,赋予其深厚的品质底蕴。
它们承天之灵,得地之养,与森林为友,与自然博弈! 不似人工管理的茶树那般规整,也没有化肥/农药的侵扰。
这些茶树本身老根粗壮,树龄古早,枝干虬曲,叶片斑驳,它们将根深扎土壤,吸收土壤更深层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,积累下更为丰富的营养物质。
独特的生态环境,让茶叶吸收了大自然的气息,将野蛮生长的那种劲力深深镌刻在每一片茶叶之中,形成独一无二的 “荒野韵味”。
其珍贵不仅仅在于纯天然生态的生长环境。更在于采摘的艰难与产量的稀少!
荒野银针全靠手工采摘,荒了几十年的老茶树平均身高三四米以上,枞高且密,采茶人需穿行其中,小心弯折树枝,轻采嫩芽。
每一斤干茶,都需要数万次的精心采摘,即便熟练的采茶工,一整天下来在一亩树枞间采摘的鲜叶也难以制得一斤干茶。
尽管采摘艰辛、成本高昂,产量稀少,但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自然的馈赠和匠人的心血,堪称茶中珍品。
优质原料是白茶品质的根基,而精湛工艺则是激发其潜能的关键。
在传统白茶制作中,日光萎凋是重中之重,决定着茶叶的基础品质。萎凋后的复晒,进一步升华茶叶的品质,再经过月余养茶,到最后的干燥,步步精心,方能让每一片茶叶都能保留其最原始的风味与营养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福鼎的制茶气候堪称近十年最佳。持续的晴朗北风天为白茶日光萎凋与复晒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,让这款荒野银针充分沐浴阳光,吸收自然能量。
最后采用古法炭焙干燥,精挑细选的荒野芽尖在焙笼上历经数个小时的文火慢焙,火候分寸间,新茶的锐气化作烟岚散去,茶性转凉为温,茶汤清润,毫香转蜜,汤感醇柔。
炭焙驯化了新茶的凉性,让畏寒的脾胃也能拥抱当年新茶的绝妙风味。火功赋予它更沉稳的筋骨,陈化起来也能更有底蕴,每一口的醇厚滋味里都藏着源自风土自然的天赋与匠心的精微。
茶 品:2025炭焙 荒野银针
茶 具:白瓷盖碗
天 气:当天晴朗干爽北风天
用 水:本地桶装水“水音符”。
(外地用水建议怡宝纯净水,不至于多提升茶风味,也不至于降低多少,较为接近茶本质。农夫山泉建议看生产产地,北方水源偏硬,矿物质较多,较压制白茶的茶香茶味,杭州产地的农夫泡白茶还是可以的。)
茶水比:1:22-1:30,即5克茶对应110-150毫升盖碗容量。
水 温:90度,前几道细水流,缓慢但有力的注水,后几道水流变粗加快。第一水特殊,定点注水熏蒸达1/3水位处,再进行全覆盖式注水。
干 茶:色泽偏黄绿,白毫密厚,银白隐翠。芽头饱满重实,带鱼叶,有红棕色小马蹄结。干爽的毫香与干燥木质纤维的交织,又有谷物散发的带粉感的微甜蜜韵气息。
烫杯摇香间蒸腾出带豆乳般甜柔的木质香和毫香。沸水注入后,涌出的是毫香与木质青苔香,且裹挟着厚重的山野气息。
一水:汤色莹白,甘泉般甜润柔滑,茶汤也似裹着芳香,毫香足显,啜饮有物,顺滑,细腻,如春日新苇的鲜灵,纯粹通透。
二水:汤色浅杏黄,白毫在公道杯中肆意浮沉,继续释放着內质,稠糯的汤感可以从汤面浓稠的小气泡中窥探出一二。茶汤入喉,山野恩泽便沁人心脾,汤水果然变得更稠更糯了。
口腔中带有丝丝野韵,丰厚的胶质感裹含着清丽明媚的茶香,那香是毫香与极为幽隐兰香的融合,幽幽的野气风骨,有力量而不突兀,幽长而深远。口中留香持久。
三水:滋味再度加深,是二水的升级版,逐渐趋于复合和圆融,荒野老树內质的丰满使得茶气很足。
甜稠的汤感下隐隐透出的老枞的木质香底蕴,又添了几分竹叶的清香;通过汤感的劲道仿佛能感受到老茶树扎根岩石的坚韧力量。
四水:汤感很稳,没有那种大起大落的断层,与三水饱满相似,但层次表现不同,口腔的回甘里满是圆融的香氛。
这款茶不以花香见长,更多的精髓在于荒野气韵,蕴藏毫香,青苔香,老枞木质韵显,有丝丝山野的丛林气息,沉稳大气。
五水:汤水的滋味和香气层次上有了波动,变得更立体,骨感分明,汤感通透,气息纯净。
老枞木质的气息更足显一些,持续着本真的甜醇风味。吞咽结束,持续享受着浆香带来的回味。韵味悠长。
山野的厚韵与通透是它最本质的山场底色。
【岁月价值・收藏之选】
这不是一杯普通的茶,而是深山岁月的馈赠。兼具品饮价值与收藏潜力。
每一口都能品到野性的生命力,每一盏都藏着天地的智慧。无论你是资深茶客还是初涉茶门,这款2025 年荒野老树银针,都能惊艳你的味蕾。
如果你喝腻了普通银针的“清淡”,想追求更高层次的“自然野韵”和“茶汤质感”,这款有内容的茶,值得你的拥有。